小人物上籃: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台灣籃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7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導覽條1|媒體}}
 
{{導覽條1|媒體}}
 +
[[檔案:小人物上籃.jpg|縮圖]]
  
 
==媒體簡介==
 
==媒體簡介==
小人物上籃創立於2015年,是中文世界第一個運動podcast,以 “NBA is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為中心,秉持著每個人都是小人物,都可以參與討論分享的精神,邀請各方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小人物來賓,提供非常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觀點。至今小人物上籃已經推出超過數百集節目和超過70位小人物來賓不同的討論。其中內容除了典型的籃球季賽、季後賽、MVP、教練...等討論以外,也有 NBA球探、數據工程師、大學籃球、美國裁判、台灣基層教練、種族、同志或川普...等相關的社會議題,在地球迷的心態和球隊文化塑造,甚至是超級盃或HBL等各種角度和觀點的延伸分享。在2020年Let’s Talk Fantasy以及2021年籃球霹靂炮兩個新節目也加入,讓小人物上籃繼續往更深更廣,人人皆可參與的精神發展。
+
小人物上籃創立於2015年,由主持人Hans和Fu兩位大學同學組合率先錄製及開播,是中文世界第一個運動podcast,以 "NBA is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為中心,秉持著每個人都是小人物,都可以參與討論分享的精神,邀請各方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小人物來賓,提供非常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觀點。
 +
至今小人物上籃已經推出超過數百集節目和超過70位小人物來賓參與不同的討論,其中內容除了典型的NBA季賽、明星賽、季後賽、MVP、教練...等討論以外,也有球探、數據工程師、大學籃球、美國裁判、台灣基層教練、種族、同志或川普...等相關的社會議題,在地球迷的心態和球隊文化塑造,甚至是超級盃或HBL...等各種角度和觀點的延伸分享。
 +
在2020年"Let's Talk Fantasy"以及2021年"籃球霹靂炮"兩個新節目也加入節目群,讓小人物上籃繼續往更深更廣,人人皆可參與的精神發展。
  
 
==出發點跟里程碑==
 
==出發點跟里程碑==
第 11 行: 第 14 行:
 
不過這也是我們五年前開始錄的原因之一,想要讓中文世界也有熱烈寬廣的NBA討論空間,重點在於為什麼有那樣的觀點,鼓勵大家提出不一樣的想法,而不是去否決不同意的看法,或是說硬要說服對方要同意自己。
 
不過這也是我們五年前開始錄的原因之一,想要讓中文世界也有熱烈寬廣的NBA討論空間,重點在於為什麼有那樣的觀點,鼓勵大家提出不一樣的想法,而不是去否決不同意的看法,或是說硬要說服對方要同意自己。
 
為什麼要做podcast 而不是 YouTube,是因為YouTube需要花的時間實在太長,但是我們想要分享的討論和內容,常常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去反覆的辯論,而這又回到一開始錄音的初衷,因為重點不是要給讓大家同意,而是要透過非常不同的觀點角度,去了解不同觀點的看法原因。因此我們每一集討論起來都只能盡力壓在90分鐘內,有時還會超過2小時,這樣的內容量,如果沒有專業團隊,不可能每個禮拜都輸出一到兩集的YouTube成品。
 
為什麼要做podcast 而不是 YouTube,是因為YouTube需要花的時間實在太長,但是我們想要分享的討論和內容,常常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去反覆的辯論,而這又回到一開始錄音的初衷,因為重點不是要給讓大家同意,而是要透過非常不同的觀點角度,去了解不同觀點的看法原因。因此我們每一集討論起來都只能盡力壓在90分鐘內,有時還會超過2小時,這樣的內容量,如果沒有專業團隊,不可能每個禮拜都輸出一到兩集的YouTube成品。
而我們的核心都只是一群40歲左右愛籃球愛到中毒白天都還要工作下班也有家人小孩要陪伴的中年人(現在北美都在家工作,上下班越來越分不清楚),每次錄音都是等孩子睡了以後再狂錄到半夜;這些年來也很感謝一路以來支持小人物上籃的聽眾們,每次遇到低潮時,在 apple podcast 上的 review 或是 facebook 上的留言都給我們很大的動力繼續前進;我們現在的團隊裡面有很多一開始只是我們的聽眾,後來覺得有趣也成了一起分享的來賓,有的後來加入我們,幫忙做美編、做配樂、幫忙辦活動,贊助我們成為Patreon. 有的還自己開了節目;像是在正規賽期間每週聊Fantasy Basketball的“小人物上籃 Let’s Talk Fantasy”,原本就是湖人Kobe迷的英文老師 “派脆E起唸”,以及現在全台灣收聽率最高的Juicy Baskets. (sooo proud of them. 如果覺得小人物上籃口味太操老,Juicy Baskets 的活力會讓你年輕10歲)
+
而我們的核心都只是一群40歲左右愛籃球愛到中毒,白天都還要工作,下班也有家人小孩要陪伴的中年人(現在北美都在家工作,上下班越來越分不清楚),每次錄音都是等孩子睡了以後再狂錄到半夜;這些年來也很感謝一路以來支持小人物上籃的聽眾們,每次遇到低潮時,在 apple podcast 上的 review 或是 facebook 上的留言都給我們很大的動力繼續前進;我們現在的團隊裡面有很多一開始只是我們的聽眾,後來覺得有趣也成了一起分享的來賓,有的後來加入我們,幫忙做美編、做配樂、幫忙辦活動,贊助我們成為Patreon;有的甚至還自己開了節目,像是在正規賽期間每週聊Fantasy Basketball的"小人物上籃 Let's Talk Fantasy",原本就是湖人Kobe迷的英文老師"派脆E起唸",以及現在全台灣收聽率最高的"Juicy Baskets" (So proud of them. 如果覺得小人物上籃口味太糙老,Juicy Baskets 的活力會讓你年輕10歲)
  
我們另外一個核心價值是 “NBA is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因為可以從NBA和籃球運動延伸出來的話題,和學習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因此除了NBA場邊記者、大學籃球經理、我們也請到熱火發展聯盟的球探、在巫師隊行銷部門的Louis、在紐約市做運動員經紀公司 GATE的Fran、還有前76人數據部門的Tica和我們分享;還有更多從LBJ "shut up and dribble”事件、Darryl Morey事件我們請到在上海外媒工作的記者朋友,前一陣子燒很大的 BlackLivesMatter社會種族文化議題,我們請到來自猶他州的白人、還有Ohio州的黑人和我們分享他們身為白人和黑人和警察相遇的經驗。
+
我們另外一個核心價值是 "NBA is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因為可以從NBA和籃球運動延伸出來的話題,和學習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因此除了NBA場邊記者、大學籃球經理、我們也請到熱火發展聯盟的球探、在巫師隊行銷部門的Louis、在紐約市做運動員經紀公司GATE的Fran、還有前76人數據部門的Tica和我們分享;還有更多從LBJ "shut up and dribble" 事件、Darryl Morey事件我們請到在上海外媒工作的記者朋友,前一陣子燒很大的 BlackLivesMatter社會種族文化議題,我們請到來自猶他州的白人、還有Ohio州的黑人和我們分享他們身為白人和黑人和警察相遇的經驗。
  
當然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張立群主播,田鴻魁主播,楊正磊主播,體育主播陳楷,球學的Cheng Ho. 以及更多很有料一開錄就停步下來的小人物,這也是我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人人都可以分享討論籃球,人人都是小人物。”
+
當然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張立群主播、田鴻魁主播、楊正磊主播、陳楷體育記者、球學的Cheng Ho,以及更多很有料,一開錄就停不下來的小人物,這也是我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人人都可以分享討論籃球,人人都是小人物。"
  
 
==相關社群媒體連結==
 
==相關社群媒體連結==
 
 
[https://littleguylayup.podbean.com/ 小人物上籃PodBean收聽頁面]
 
[https://littleguylayup.podbean.com/ 小人物上籃PodBean收聽頁面]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gM6K7h1w5dPIGvnzmVEZf 有一個小人物鄉民提到如果收聽不能到 2x 是浪費生命,我懂,這問題可以用Spotify解決,免費收聽,最高速到3x]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gM6K7h1w5dPIGvnzmVEZf 小人物上籃Spotify收聽頁面 (有一個小人物鄉民提到如果收聽不能到 2x 是浪費生命,我懂,這問題可以用Spotify解決,免費收聽,最高速到3x)]
  
 
[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guylayup 小人物上籃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guylayup 小人物上籃Facebook]
第 41 行: 第 43 行:
  
 
==特別來賓==
 
==特別來賓==
 +
[https://littleguylayup.podbean.com/e/%e5%b0%8f%e4%ba%ba%e7%89%a9%e4%b8%8a%e7%b1%83345%e5%a5%a7%e9%81%8b%e7%b1%83%e7%90%83%e6%ad%b7%e5%8f%b2%e6%98%af%e5%be%88%e5%96%ae%e8%aa%bf/ #345 奧運籃球 + 台灣的籃球兩個職業聯盟 with 小古]
  
 +
[https://littleguylayup.podbean.com/e/%e5%b0%8f%e4%ba%ba%e7%89%a9%e4%b8%8a%e7%b1%83343%e8%aa%b0%e8%a6%81%e5%81%9apodcast%e5%ae%8c%e5%85%a8%e6%b2%92%e6%94%b6%e5%85%a5-feat-%e6%b1%aa/ #343 為何走進經紀人 + 回過頭看記者這條路 with 薇霓]
  
 
[https://littleguylayup.podbean.com/e/%e5%b0%8f%e4%ba%ba%e7%89%a9%e4%b8%8a%e7%b1%83257%e6%9c%80%e9%87%8d%e8%a6%81%e7%9a%84%e4%ba%8b%e6%83%85%e6%98%af%e5%8e%bb%e8%81%86%e8%81%bd/ #257 “I can’t breath” BLM with 凱揚]
 
[https://littleguylayup.podbean.com/e/%e5%b0%8f%e4%ba%ba%e7%89%a9%e4%b8%8a%e7%b1%83257%e6%9c%80%e9%87%8d%e8%a6%81%e7%9a%84%e4%ba%8b%e6%83%85%e6%98%af%e5%8e%bb%e8%81%86%e8%81%bd/ #257 “I can’t breath” BLM with 凱揚]

2021年9月1日 (三) 03:43的最新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籃球 > 媒體

小人物上籃.jpg

媒體簡介[編輯]

小人物上籃創立於2015年,由主持人Hans和Fu兩位大學同學組合率先錄製及開播,是中文世界第一個運動podcast,以 "NBA is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為中心,秉持著每個人都是小人物,都可以參與討論分享的精神,邀請各方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小人物來賓,提供非常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觀點。 至今小人物上籃已經推出超過數百集節目和超過70位小人物來賓參與不同的討論,其中內容除了典型的NBA季賽、明星賽、季後賽、MVP、教練...等討論以外,也有球探、數據工程師、大學籃球、美國裁判、台灣基層教練、種族、同志或川普...等相關的社會議題,在地球迷的心態和球隊文化塑造,甚至是超級盃或HBL...等各種角度和觀點的延伸分享。 在2020年"Let's Talk Fantasy"以及2021年"籃球霹靂炮"兩個新節目也加入節目群,讓小人物上籃繼續往更深更廣,人人皆可參與的精神發展。

出發點跟里程碑[編輯]

2020年PTT文字專訪節錄 https://myptt.cc/article/NBA/M.1596155974.A.436

上一次在ptt發言已經是五年前這個季節,會記那麼清楚是因為當時正在討論NBA個人獎項,結果我們的汪六提名爵士的玻璃人Dante Exum入選全聯盟防守隊,我們的聽眾熱心分享到NBA版來結果被噓爆 (廢話)。 不過這也是我們五年前開始錄的原因之一,想要讓中文世界也有熱烈寬廣的NBA討論空間,重點在於為什麼有那樣的觀點,鼓勵大家提出不一樣的想法,而不是去否決不同意的看法,或是說硬要說服對方要同意自己。 為什麼要做podcast 而不是 YouTube,是因為YouTube需要花的時間實在太長,但是我們想要分享的討論和內容,常常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去反覆的辯論,而這又回到一開始錄音的初衷,因為重點不是要給讓大家同意,而是要透過非常不同的觀點角度,去了解不同觀點的看法原因。因此我們每一集討論起來都只能盡力壓在90分鐘內,有時還會超過2小時,這樣的內容量,如果沒有專業團隊,不可能每個禮拜都輸出一到兩集的YouTube成品。 而我們的核心都只是一群40歲左右愛籃球愛到中毒,白天都還要工作,下班也有家人小孩要陪伴的中年人(現在北美都在家工作,上下班越來越分不清楚),每次錄音都是等孩子睡了以後再狂錄到半夜;這些年來也很感謝一路以來支持小人物上籃的聽眾們,每次遇到低潮時,在 apple podcast 上的 review 或是 facebook 上的留言都給我們很大的動力繼續前進;我們現在的團隊裡面有很多一開始只是我們的聽眾,後來覺得有趣也成了一起分享的來賓,有的後來加入我們,幫忙做美編、做配樂、幫忙辦活動,贊助我們成為Patreon;有的甚至還自己開了節目,像是在正規賽期間每週聊Fantasy Basketball的"小人物上籃 Let's Talk Fantasy",原本就是湖人Kobe迷的英文老師"派脆E起唸",以及現在全台灣收聽率最高的"Juicy Baskets" (So proud of them. 如果覺得小人物上籃口味太糙老,Juicy Baskets 的活力會讓你年輕10歲)。

我們另外一個核心價值是 "NBA is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因為可以從NBA和籃球運動延伸出來的話題,和學習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因此除了NBA場邊記者、大學籃球經理、我們也請到熱火發展聯盟的球探、在巫師隊行銷部門的Louis、在紐約市做運動員經紀公司GATE的Fran、還有前76人數據部門的Tica和我們分享;還有更多從LBJ "shut up and dribble" 事件、Darryl Morey事件我們請到在上海外媒工作的記者朋友,前一陣子燒很大的 BlackLivesMatter社會種族文化議題,我們請到來自猶他州的白人、還有Ohio州的黑人和我們分享他們身為白人和黑人和警察相遇的經驗。

當然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張立群主播、田鴻魁主播、楊正磊主播、陳楷體育記者、球學的Cheng Ho,以及更多很有料,一開錄就停不下來的小人物,這也是我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人人都可以分享討論籃球,人人都是小人物。"

相關社群媒體連結[編輯]

小人物上籃PodBean收聽頁面

小人物上籃Spotify收聽頁面 (有一個小人物鄉民提到如果收聽不能到 2x 是浪費生命,我懂,這問題可以用Spotify解決,免費收聽,最高速到3x)

小人物上籃Facebook

小人物上籃 Instagram

小人物來賓名單

小人物上籃zeczec贊助

小人物上籃Patreon贊助

相關新聞與其他節目參與[編輯]

國體NTSUper 訪問

參與JuicyBaskets 錄音

與大叔野球543合作 “世界母語日” 特輯

特別來賓[編輯]

#345 奧運籃球 + 台灣的籃球兩個職業聯盟 with 小古

#343 為何走進經紀人 + 回過頭看記者這條路 with 薇霓

#257 “I can’t breath” BLM with 凱揚

#256 來自猶他州摩門家庭的爵士靈魂小人物台客凱揚

#262 來自Ohio州的台灣歐郎談BLM (英文腔很重,2x聽得懂叫你第一名)

#273 駐美記者Derral 聊林書豪,莊宗勳,湖人

#250 田鴻魁聊教育,籃球和...電影

#245 追平Dirk再破自己紀錄的張立群主播

#236 熱火球探 Henry 談熱火文化

#264 連接美洲亞洲橋梁的Fran 和 GATE Sports Agency

#259 華盛頓巫師制服組的 Louis

#201 來自76人UX工程師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