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籃球規則變遷: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第 1 行: | 第 1 行: | ||
− | '''國際籃球規則''',或稱呼'''FIBA籃球規則''' | + | '''國際籃球規則''',或稱呼'''FIBA籃球規則''',為台灣與世界各級大小賽事所依據之主要規則,包括奧運、世界盃,另外臺灣職籃([[P. LEAGUE+]]、[[TPBL]])和半職業的[[SBL]]都是以FIBA規則為基底。 |
本條目記錄了'''[[FIBA]]籃球規則'''的歷年主要'''變動''',作為查詢過去規則、曾經存在的規則或是重大規則誕生年代之參考。 | 本條目記錄了'''[[FIBA]]籃球規則'''的歷年主要'''變動''',作為查詢過去規則、曾經存在的規則或是重大規則誕生年代之參考。 |
2024年11月18日 (一) 08:09的最新修訂版本
國際籃球規則,或稱呼FIBA籃球規則,為台灣與世界各級大小賽事所依據之主要規則,包括奧運、世界盃,另外臺灣職籃(P. LEAGUE+、TPBL)和半職業的SBL都是以FIBA規則為基底。
本條目記錄了FIBA籃球規則的歷年主要變動,作為查詢過去規則、曾經存在的規則或是重大規則誕生年代之參考。
目錄
2024年[編輯]
Summary of the Rules Changes 2024, VALID AS OF 1 OCTOBER 2024, Published OCTOBER 2024, version 2.0a[1]
分類 | 新規則 | 與原規則差異 |
---|---|---|
【參與者義務】 | 所有人都應該對於數據與計時等錯誤立即向裁判反應。包括文書人員、技術委員、球員、教練。 | |
【發球】 | 比賽前最後兩分鐘,由球權方暫停後的發球:
|
|
【場地】 | 一共有四條發球線 | 因應發球規則修改,發球線也要修改。 |
【妨礙中籃】 | 僅為文字修改 | |
【犯規出場】 |
|
|
【紀錄台】 | 紀錄台應準備:
|
因應犯規出場規則修改,紀錄台也要修改。 |
【計時員】 | 因應犯規出場規則修改,計時員義務也要修改。 | |
【允許更正的錯誤】 | ||
【記分員】 | ||
【裁判手勢】 | ||
【抗議程序】 | ||
【同分比序】 | 當所有比序因子用光還是無法分出高低
|
|
【回放系統】 | ||
【道具裝備】 | 個人犯規告示牌 | 因應犯規出場規則修改,道具裝備也要修改。 |
【佯裝被犯】 |
2022年[編輯]
THE FIBA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CHANGES VALID AS OF 1 OCTOBER 2022, Published May 2022, version 1.0a[2]
分類 | 新規則 | 與原規則差異 |
---|---|---|
【球隊】 | 背面號碼至少高16公分,正面號碼至少高8公分,廣告logo須距離至少號碼4公分。 | |
【球隊】 | 允許穿著壓力內搭衣物 | |
【比賽時間】 | ||
【球權】 | ||
【犯規】 |
2017年[編輯]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17 Summary of the main changes
FIBA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17
分類 | 新規則 | 與原規則差異 | |
---|---|---|---|
【走步】 | 當球員在行進間,接到球或收球後,一腳由空中接觸到地面,此腳為第一步(軸心腳) 25.2.1.2.2 The first step occurs when one foot or both feet touch the court after gaining control of the ball. |
原規則說,接球或收球時,在地面的腳為軸心腳,新規則下,行進間收球時在地面的腳不再是軸心腳,而是下一腳接觸地面時才形成軸心腳。原本就在地面的這一腳俗稱「第0步」。 在變革摘要中特別提到,當行進間接球或收球時有腳在地上,下一步才是第一步。 | |
*修改理由:更貼近實際動作。 *規則中,第一步就是軸心腳。第二步為非軸心腳。 | |||
【不合運動道德犯規】 | 將條文改得更加精細 | ||
*修改理由:將判定時機更將精細。 | |||
【球隊】 | |||
【服裝配件】 | |||
【服裝配件】 | |||
【犯規出場】 | 當球員合計有一次技術犯規(T)和一次違體犯規(U)後也必須出場。 | ||
【抗議程序】 | |||
【球場】 |
2014年[編輯]
新規則 | 原規則 |
---|---|
進攻免責區的線也算在進攻免責區裡 | |
國際賽可以用0、00、1~99等號碼 | 原本只能用4~15號 |
每一隊第四節最後兩分鐘至多只能請兩次暫停。 | 原本無限制,而下半場最多擁有三次暫停機會,所以可以喊三次 |
碰觸籃圈後進攻方仍擁有球權,時間重設為14秒 | 原本重設為24秒 |
兩次技術犯規要出場 | 原本不需要出場,只計入個人犯規,依個人犯規總次數決定出場與否。 |
技術犯規只罰一次球 | 原本兩次 |
第四節或延長賽最後兩分鐘,發球時球尚未離開發球員的手,場上防守球員對進攻球員做肢體碰撞,為不合運動道德犯規 | |
擴大重播檢視判決:
|
原本只有各節或延長賽時間結束時,可以判斷球是否在時間終了前離手 |
球隊名次,依下列順序判定:
|
原本第三順位是「得失分商率」 |
2012年[編輯]
2012新規則於4月29日巴西里約熱內盧修訂,10月1日開始實施。並沒有改變規則的主旨,而是大幅進行字句上的修訂,減少規則漏洞。
分類 | 新規則 | 與原規則差異 |
---|---|---|
【球場規範】 | 禁區要塗上單一顏色 | 原字句只有「塗上顏色」,未提及「單一」 |
【球場規範】 | 2.4.5 球隊席區包括:教練、助理教練、替補員、喪失比賽權利的球員與球隊有關人員,其他人員應距離球隊席後方至少兩公尺 | 原字句未提及「喪失比賽權利的球員」 |
【服裝規範】 | 刪除「短褲內可穿著長度超出褲口之緊身褲,惟必須與短褲顏色相同」 | 原本允許穿長度超出褲口之緊身褲 |
【隊伍規範】 | 球隊席人員,經裁判允許,得進入球場照料尚未被替補出場的受傷球員。 | 原字句「教練、助理教練、替補員、喪失比賽權利的球員與球隊有關人員」精簡為「球隊席人員」(由規則2.4.5所定義) |
【隊伍規範】 | 同一時間僅允許一位教練或助理教練在比賽中站立。他們可以在他們的球隊席區內以口頭言語指揮球員。助理教練不得對裁判說話。 | 原本只有總教練能站起來指揮球員。 |
【計時器】 | 計時裝置響起代表時間終了。但如有在籃板裝置燈帶設備,則優先以燈帶亮起的時間為準。 | 原本沒有燈帶,只有蜂鳴器聲音訊號的敘述 |
【比賽末段】 | 第四節和延長賽中,比賽計時器在2:00(含)以下時 (下列規則分散在規則各章節,此處只是集中列出,並不代表實際條文的章節關係)
|
原本規則所有敘述「最後兩分鐘內」的地方,新規則都將模糊的2分整定義清楚。 |
【隊伍規範】 | 暫停期間以及第二節、第四節或每一延長賽開始前的比賽休息時間內,球隊席人員也可進入球隊席區附近的比賽球場內 | 「原在球隊席區的有關人員」→「球隊席人員」 |
【換人規範】 | 替補球員上場前,應至紀錄台使用適當且常規的手號明確請求球員替補 | 增述「使用適當且常規的手號」 |
【過半場】 | 當下列情況時,球隊使球進入前場:
(其他情況略) |
新規則對此二項情況加上「完全」 |
【二十四秒】 | 若二十四秒計時鐘誤鳴,此時一隊正控制球或無任一球隊控制球,信號不予理會,比賽應繼續進行。
然而在裁判的判斷下,此舉已經造成控球隊不利,比賽應停止,二十四秒計時鐘應予更正,同時球權應交給原先控球的球隊。 |
「交還」→「交給」 |
【回場違例】 | 30.1.1當下列情況,在該隊前場的活球進入該隊後場:(以下略) | 原句:「當下列情況,球進入該隊後場:」 |
【回場違例】 | 球隊在前場控制活球的任一球員,不得使球非法地回到後場 | 「控制活球的球隊球員」→「球隊在前場控制活球的任一球員」 |
【妨礙中籃】 【翻譯問題】 |
31.2.4 干擾球發生於符合下列情況時:
|
原台灣翻譯漏掉「或造成球進入球籃」 |
【犯規】 | 對空手球員的防守,防守者不得在無法保持足夠距離時,接近或急速進入對手的路徑。所謂足夠的距離,與速度成正比,不得小於正常的一步。 | 原本足夠距離的定義「不得小於正常的一步,及大於正常的二步」,刪除「大於正常的二步」 |
【進攻免責】 | 進攻免責區適用之情況:
|
原字句「試圖投籃或傳球」加上「得分」 |
【奪權犯規】 | 球員或球隊席人員,任何嚴重的違反運動道德行為就是奪權犯規。 | 原字句「替補員、喪失比賽權利的球員、教練、助理教練以及球隊有關人員」精簡為「球隊席人員」(由規則2.4.5所定義) |
【奪權犯規】 【翻譯問題】 |
若是非身體接觸的犯規的奪權犯規,由對隊教練指定之任一球員罰球 | 原「由任一球員罰球」漏翻譯「對隊教練指定之」 |
【技術犯規】 |
|
原字句有「球員、替補員、教練、助理教練以及球隊有關人員)」者(或近似者)皆精簡為「球隊席人員」或其變體,依據規則2.4.5 |
【鬥毆衝突】 |
|
依據規則2.4.5的定義,原字句有「球員、替補員、教練、助理教練以及球隊有關人員)」者皆精簡為「球隊席人員」;而原本略寫為「人員」者,亦在前方加上「球隊席」。 |
【罰球違例】 | 在罰球員違例之前、接近同時或之後,其它球員發生的違例應被忽略。 | 為新增字句。 |
【罰球違例】 | 最後一次或僅只一次罰球時,罰球沒中,主罰球員或他的隊友被宣判違例,除非尚有其他罰球尚待執行(例如另有技術犯規罰球),否則由對隊在罰球線延伸線外發界外球。 | 原字句僅提及「隊友被宣判違例」,但實際上自然包含主罰球員自身在內,故新版加入之。 |
【更正錯誤】 | 當一仍可更正的錯誤已經被確認後:若涉及錯誤更正的球員,在合法被替補後於球隊席區,他必須重回比賽球場參與更正錯誤的程序,此時他恢復球員身份。 | 原條文詳述並解釋細節,新條文精簡之。原字句:「若涉及錯誤更正的球員,已合法替補成為替補員(非五次犯規或被取消資格),除非受傷,否則他應重回比賽球場參與更正錯誤的程序(此時他恢復球員身份)。更正程序完成後,須留在場內,除非再次請求合法的替補,使其離開比賽球場。」 |
【比賽前與 後的犯規】 |
下列狀況,在簽字前記錄於記錄表背面:
(其他略) |
「教練、助理教練或球隊有關人員」精簡為「球隊席人員」,依據規則2.4.5 |
【比賽計時】 | 計時員應於下列情況停止比賽計時器:
(其他略) |
原本「兩分鐘以內」改為「計時鐘顯示2:00(分鐘)或更少」 |
【24秒計時】 | 當裁判因為違例犯規或其他必須中止比賽之因素鳴哨時,下列狀況24秒計時器必須停止,而且還要重設為24秒:
(其他略) |
將「球隊獲得在後場發界外球或罰球」拆成兩條。 |
【24秒計時】 | 任一節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鐘停止後,當下列情況時應關掉二十四秒計時鐘:
|
原字句「任一節球成死球比賽計時鐘停止後,比賽時間少於 24 秒或 14 秒時,應關掉二十四秒計時鐘」分拆為條列式 |
【紀錄表】 | 球隊席人員的犯規為技術犯規或奪權犯規,並應登記於教練名下。 | 「教練、助理教練、替補員、喪失比賽權利的球員與球隊有關人員的技術犯規或奪權犯規」改為球隊席人員(由規則2.4.5定義),同時明確表示他們的犯規必為技術犯規或奪權犯規 |
【紀錄表】 | 球隊席人員因離開球隊席區被判奪權犯規時(規則第39 條),應依下列方式登記,在剩餘的空格中寫下'F'。 | 「教練、助理教練、替補員及球隊有關人員」→「球隊席人員」(由規則2.4.5定義) |
2010年[編輯]
2010年實施的規則於2008年就已經訂出,但因為都是場地與硬體相關的規範,所以有兩年緩衝期
新規則 | 原規則 |
---|---|
長方形禁區 | 梯形 |
三分線最遠6.75公尺 | 6.25公尺 |
球隊席長度,自底線延伸線至三分線弧頂延伸線 | |
第四節或延長賽最後兩分鐘,由後場發球的球隊如果叫出暫停,暫停回來後改至前場發球線發球 | 原本是改至中線發球。 |
籃圈正下方有個1.25公尺的半圓,半圓內為進攻免責區。 | 無進攻免責區 |
防守方單方面的犯規、違例後,若無罰球,且進攻計時器小於14秒,則進攻計時器重設為14秒 | 原本都重設為24秒 |
2008年[編輯]
變動概述:
- 球員不得在球衣內穿著T恤 原本可以
- 當球員持球倒地或是滑行時,不再視為違例。原本不能軸心腳離地的倒地,也不能有任何滑行
- 球員從後場推進運球,必須雙腳以及籃球都通過中場線,才算進入前場。此為八秒過半場以及回場違例之依據。原本只要球或一隻腳過半場即算進入前場
- 球員從前場跳起,在空中接到球或是攔截到球之後,落在自己的後場界內,視為合法。(但隊友已經帶過半場後所作之傳球,仍算回場違例) 原本比照界外,將球員起跳區視為抓住球時的所在區域,所以算回場
- 球員用手從籃圈下方,伸過籃圈與籃框接觸到籃球,即便沒有碰觸籃框、籃板或拉扯到籃網,球也已經碰框,仍依照干擾球的罰則進行判罰
- 當快攻時進攻球員前方已經完全沒有防守球員,如果防守球員對進攻球員發生背後或側面接觸犯規,將視為違反運動道德的犯規。原本完全交由裁判自由心證是否有蓄意或對人不對球的成分
- 球員在比賽場上過多的揮動肘部動作,即使沒有接觸到對方球員的身體,應該宣判這位球員技術犯規。(注意:並非違反動道德的犯規,因為還沒有發生身體接觸。這是警告性質的宣判)
2006年[編輯]
FIBA主要競賽2005年10月1日生效,亞洲2006年1月1日生效
- 最後一次的罰球後,球交到發球員手上前,可以請求替補或暫停。
- 如果最後一次的罰球後,是中線發球(例如技術犯規),那麼無論進球與否都可以請求暫停
- 第四節或每次延長賽的最後兩分鐘,進籃後的被得分隊,或是發後場球的隊伍請求暫停,暫停回來後改於中線發球,而且可以傳給任何位置的隊友。
- 裁判可以利用公正之技術設備來判斷,各節結束時,最後一擊是否及時離手。 原本交由裁判自行回憶與討論
2004年[編輯]
實際訂定與最早生效時間為2003年,2003年年底開賽的SBL亦使用此份規則。
- 球在空中時24秒計時器響起,只要有觸及籃框,比賽不必停止。
- 每一隊各有上半場兩次、下半場三次暫停。
- 除了上下半場一開始之外,所有跳球皆採取球權輪替的方式處理。
- 三人裁判法於2004雅典奧運後開始使用。
- 女子比賽用球與男子有別,改用較小的球。
- 軸心腳與走步規則:傳球或投籃時,軸心腳可以離地,但在任一隻腳回到地面前,球必須離手。
- 原規則:「軸心腳可以離地,但在軸心腳回到地面前」
- 釋義:原本的規則有個漏洞,即軸心腳離地後,可以以非軸心腳進行單腳跳躍移動。
2000年[編輯]
- 進攻時限從30秒降為24秒,八秒內要過半場
- 四節制比賽取代上下半場制 (20分鐘x2 → 10分鐘x4)
1994年[編輯]
- 在空中接球或收球後雙腳同時落地,則雙腳都可以當軸心腳,亦即此時尚無軸心腳建立。
1986年[編輯]
- 超過三場賽事的錦標賽,可以有七名替補球員 1972年訂定要超過五場之錦標賽才能有七名
1984年[編輯]
- 加入三分線(距離6.25公尺)
- 刪除「三換二」罰球規則,另加入「有一才有二(one and one)」罰球規則:罰進第一球後才有第二球罰球機會,否則球權直接給對手。
- 團隊犯規上限由八次降為七次
1980年[編輯]
- 團隊犯規上限由十次降為八次
- 教練領三次技術犯規必須出場 原本完全由裁判自由心證是否將教練驅除出場
1976年[編輯]
- 加入「三換二(three for two)」罰球規則:如果罰球員兩罰中任何一球沒進,就可得到第三次的罰球機會
1972年[編輯]
- 中線與10秒過半場適用於整場比賽 (回到1936年所建立的規則)
- 妨礙中籃規則改變:就算球正與籃框接觸,進攻防守雙方還是能碰觸球 原本只有進攻球員可以碰觸正在接觸籃框的球
- 只能有五位替補球員,超過五場比賽的錦標賽才允許七名替補
- 加入團隊犯規的計算,並將次數上限訂為十次。
1968年[編輯]
- 重新加回中線和10秒過半場違例,但僅適用於比賽最後三分鐘 (1960年所刪除)
- 比賽最後五分鐘的規則,縮回為三分鐘 (1960年所改變)
- 妨礙中籃規則改變:碰觸籃圈後,進攻防守雙方皆可碰觸球
1964年[編輯]
為了讓規則更好閱讀與遵守,整份籃球規則重新檢視修訂。
1960年[編輯]
- 取消中線和10秒過半場違例 (1936年所加入)
- 比賽最後三分鐘的規則,延長為五分鐘 (1952年所加入的三分鐘規則)
- 男女籃開始使用同一份規則
1956年[編輯]
- 加入進攻時限(30秒)
- 罰球線增加為梯形
1952年[編輯]
- 取消身高分級
- 開始停錶:比賽最後三分鐘,裁判鳴哨時要停錶。
- 比賽最後三分鐘的犯規都要罰兩球
1948年[編輯]
- 加入禁區三秒違例(進攻方)
- 加入妨礙中籃
1936年[編輯]
- 加入中線
- 加入10秒內過半場違例。
- 類似搏擊的量級,加入身高分級,分成190cm以上和190cm以下兩層級
1934年[編輯]
FIBA規則誕生
- 禁止草地球場
外部連結[編輯]
- FIBA規則頁(英文):包括主規則、迷你版、官方詮釋、裁判法等等。
- 歐洲籃協:籃球規則歷史(英文)
- 歷年籃球規則
引用錯誤:<ref>
標籤存在,但沒有找到<references/>
標籤